本网讯(金文霞)20载扶助贫困学生227人,38位受助者转变为资助人,清江康华扶助促进会,爱心接力温暖库区贫困生。
“赵主任,我要拿2000元帮助贫困学生,能请您帮忙转交下吗?”6月19日,雨夜,大山深谷里,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高桥村——三峡集团湖北能源对口帮扶驻村第一书记赵建华手机屏幕弹出一条QQ信息。
扶贫助学考察
“收到!具体事宜待我与清江康华联系后告之,谢!”赵建华激动不已,连忙回复。
来信人叫刘岳飞,是6年前赵建华负责联系的清江康华扶贫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资助的长阳一中困难家庭学生。这孩子是火烧坪乡溜砂口村的,一家7口人,其中5人非残即病,除了刘岳飞以外就只剩下73岁的爷爷还算得上健康,老人家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当年,身为湖北能源清江公司员工的赵建华等人代表促进会去刘岳飞家考察时,村干部介绍他是该村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之后,他高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如今,他刚刚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就发来这条信息!赵建华又喜又忧,喜的是这孩子懂得感恩反哺,忧的是他家里还有许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呐!
会员代表秦智刚发言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清江公司对清江进行水电梯级开发,长阳是清江隔河岩水库的腹地。1998年,曾任清江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的郭际康,拿出自己的12.5万元稿费作为启动资金,经长阳民政局批准,成立清江康华扶贫助学促进会。办会宗旨是通过筹集资金资助以鄂西南山区为主的一些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听说郭会长搭起了舞台,清江公司不少员工不仅申请当了会员,还动员自己的同事、同学、家属也成为会员,夫妻会员、父子会员、母女会员……一时成为佳话。
20载扶助贫困学生227名,刘岳飞是其中一位。6年前刘岳飞为贫所困,眼看求知的大门就要关闭,前程一片黯淡。正在此时,他与促进会相遇。与刘岳飞有类似境遇的寒门学子并不在少数,虽然帮扶金额十分有限,但促进会所带来的那一份爱的力量,足以温暖、激励像刘岳飞这样的学子们前行的道路。
贫困学生家访合影
第一个受到促进会资助的学子叫王建军,高中拼了三年,就想博取一个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机会——家中几亩薄地,种点粮食只够喂猪,唯一的收入就是父亲在周边做零工,一天挣20元钱。1998年盛夏的一天,他兴高采烈地拿着三峡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家,却迎来父亲的一声叹息。促进会得知情况,及时伸出援手。毕业工作后,他加入了促进会,反哺这个给予他希望和温暖的“家”。
学子秦智刚与清江公司有着不解之缘。1996年父亲因病去世,欠下2万多元医疗费。他知道只有靠读书才能改变这个家的境遇,强忍悲痛埋首书卷,次年考取了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本科。哪知只上了一年学,妹妹外出打工遭遇歹徒抢劫被殴打致重伤并留下脑震荡后遗症,花了7000多元医药费,母亲也病倒了……就在这时,当地政府和学校帮他联系上了促进会。他毕业工作拿到第一笔工资,就马上给促进会汇来500元,说一定要成为促进会会员。2010年,清江公司一名员工突发心梗要做手术,已经成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麻醉师的秦智刚得知消息,立即安排其入院,手术、治疗、花销……事无巨细,他一一帮忙操心安排。
从寒门学子成长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才,从“资助对象”转变为“资助人”,康华爱心在薪火相传。如今,在《促进会资助学生加入会员登记表》上可以看到,序号已经排到38。
其实,促进会的基金数额并不大,会员和资助对象也比较集中,20年累计捐资106.27万元,相比大的社会公益基金显得很微薄。然而,促进会的影响力却不小。早在2004年,清江康华扶贫助学促进会就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这崇高荣誉背后,是清江公司整个团队。
这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团队。郭会长卸任后,清江公司领导班子接过了接力棒。依法依章程管理,促进会在新老清江人手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很难想象,20年运作,促进会办公费用竟然为零。其奥妙在于清江公司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不仅是促进会会员,还是促进会义工。兼职会计出纳,不要一分报酬;每年冒着酷暑对新增资助对象家庭及学习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学校和政府、乡邻,撰写考察报告,他们开上自己的车,自己加油、出过路费……
20年,初心不改。清江人表示,“我们要把促进会办成一个社会认可的民间团体组织,办成一个绿色的不受任何污染的民间团体组织”。
20年,清江人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