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陆上游渐受游客青睐
近日,重庆三峡陆上游团队首发,此次“三峡陆上游”团队由近千名自驾游游客和大巴团队游客组成,他们下丰都、过奉节、到巫山,尽情饱览三峡景色。
交通搭起“陆游”桥
大规模的“三峡陆上游”是三峡地区陆上旅游的渐趋流行的体现,而这一旅游方式越来越受青睐则受益于三峡陆上交通路网的日益通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路、铁路延伸进三峡腹地,三峡地区在人们的印象中早已不再遥远。库区的第一条铁路,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的铁路于2001年通车,而被称作施工难度最大的宜万铁路也于去年12月建成通车,将川渝鄂地区出行至武汉、南京、上海的时间大大缩短。公路方面,重庆42条县际联网公路已基本建成,其中不少分布在三峡库区。此外,巫山县神女峰机场建设项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通过审批,将于2012年初开建,届时将为三峡库区构建起更为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陆上游条件的日趋成熟,让三峡库区区县对于旅游业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巫溪县旅游局局长江莹介绍,巫溪县的旅游客源大都是陆上游游客,未来还将加大力度从陕西引入客源。巫山县旅游局副局长覃麟则表示,巫山与三峡大坝有公路相连,到鄂西有三条公路,陆上深度游潜力很大,随着陆上游的进一步发展,今年陆上游游客有望比去年增长近一倍。
产品组合更丰富
“陆上游三峡游客的游程可以更加丰富和深入。比如巫山、奉节、巫溪小‘金三角’和小三峡、神农架、三峡大坝大‘金三角’,都将成为旅游热线;奉节天坑地缝、奉节白帝城、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等景点与周边景区旅游将融为一体。”谈到三峡陆上旅游的亮点所在,三峡陆上游组织者之一重庆龙驰国旅总经理程涛说。
据了解,此次三峡陆上游线路产品主要是以重庆为起点,三峡库区沿线的丰都、忠县、万州、奉节、巫山、巫溪等区县为线路支点进行辐射。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人士称,以往以水上观光为主的三峡美景,现在则可以陆地道路为纽带,以高速路、国道等为“触角”,把旅游的目的地扩大到三峡库区内。
覃麟则认为,三峡陆上旅游可以给游客带来与水上行不同的新奇感。“陆上游时间上的自由度更大,游客参与性更强,选择面也会更广。”他说,巫山正在考虑与周边区县合作,打造更多陆上游环线组合,如重庆、垫江、忠县、利川、恩施、巫山跨省市线路,或奉节天坑地缝、龙骨坡、巫山自然人文旅游等周末游线路,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峡游“上岸”意义深远
而对于三峡库区各区县来说,更重要的还不仅仅是三峡陆上深度游将带来更多的客源,而是它可以更有力地带动当地经济,推动这些区县实现从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身份转换。
江莹说,巫溪作为一个不靠长江的区县,很多客源都由巫山、奉节过境而来。水上游游船一般不停靠巫溪,而陆上游巫溪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周边区县串联成线。
覃麟表示,三峡陆上游对于当地经济的带动是更加明显的。“水上游游客的游览方式是下大船上小船,在当地停留时间很短;而陆上游则可以让游客住下来,更多的旅游消费可以发生在当地。”相对于水上游,陆上游还可以将旅游经济的影响力深入到公路沿线的乡镇。
三峡陆上游的前景和带动力越来越被库区区县所看重,他们开始坐下来共同谋划陆上深度游的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表示,三峡陆上游对于各区县来说是一个共赢之局,会给三峡旅游带来积极的变化,良性竞争也会让市场的盘子越做越大。巫山、奉节、巫溪和重庆交旅集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共同规划区域旅游发展。另一些区县也开始设计编制旅游环线线路,将合作延伸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
发布日期:2011年0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