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效益
中广网宜昌10月23日消息(记者蒋琦 马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一五”期间,三峡大坝建设完成,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逐步发挥效益。
2009年,历经近17年的建设,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为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筑起了一道坚强的屏障。
国务院三峡办技术装备司副司长周宪政说,2008年至今,连续三年进行了175米的实验性蓄水,三峡水库今年有望达到正常水位175米,开始全面实现初步设计的防洪发电航运的效益。
今年汛期,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来袭,这是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三大洪峰,通过拦洪、削峰、错峰,三峡库区共拦蓄洪水242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荆州市民李小影说:“以前每个夏天洪水都是大家经常谈论的,因为长江是悬在我们百姓头上的,不过这几年有了三峡,大家到了夏天也就没那么紧张了,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就是淡定吧。”
滚滚江水正在化为源源不断的电力资源。2009年6月,三峡左、右岸电站26台机组实现首次并网发电,预计到今年底,三峡工程累计发电3553亿千瓦时,送电区域包括华中、华东10个省区市,受益人口接近5个亿。
谈到三峡的下一个五年,周宪政充满信心:“十二五期间,三峡工程首先将完成地下电站和升船机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和拓展三峡的效益,使三峡工程真正造福全国人民。”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