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出平湖”指日可待
――写在三峡水库初期蓄水之前
□ 本报特约记者 周双超
“编者按:
已经过去的2002年是三峡工程实现第二阶段目标极其关键的一年,也是三峡总公司改制进行实质性操作的一年。于去年2月4日至8日召开的三峡总公司工作会议,号召全体职工顽强拼搏,打好工程建设和总公司改制两个攻坚战。
今年是三峡工程三年攻坚的第三年,也是工程建设开花结果、行将收获的一年,三峡建设者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如期实现三峡工程水库初期蓄水、双线五级船闸通航、首批机组发电的三大阶段性目标。三峡总公司还将进一步完善长江电力股份公司的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择机上市。总公司内部改革将全面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将加快步伐。
2002年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是否已经实现?2003年三峡工程建设和三峡总公司改革还有哪些重点、难点?本报特推出系列综述性报道《走进2003》,从水库初期蓄水、双线五级船闸建设、机组安装、金沙江前期开发、总公司改革改制等5个方面,回顾2002年三峡建设者在“两个攻坚战”中取得的成果,并对2003年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展望。本期奉献给读者的是栏目的开篇。
在三峡工程工期安排进度表上已写明: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导流底孔闸门控制启闭,水库开始蓄水,6月15日水库将蓄水到135米水位。三峡工程蓄水日期已指日可待了。
工程施工、验收紧锣密鼓
对于三峡枢纽工程建设来说,蓄水前必须完成的工程项目及准备工作有哪些?中国三峡总公司工程师张超然作了介绍。
首先,作为三峡工程初期蓄水控制性项目的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必须在2003年5月31日前浇筑到140米高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虽然属临时工程,运行期只有3年,但由于要承担挡水发电功能,水库库容达124亿立方米,挡水高程达135米,其工程设计标准相当于一等一级工程,施工质量丝毫不能松懈。
其二,涉及蓄水及试通航验收工作大纲规定的工程项目必须满足形象进度要求,包括完成相关项目的尾工工程及缺陷处理,大坝泄洪深孔闸门的安装调试,对永久船闸经无水及有水调试后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处理,确保6月16日大坝蓄水到135米时,永久船闸开始试通航。
其三,机组安装进度要满足首批机组发电要求。2003年三峡工程将有4台机组投产发电,机组安装任务十分艰巨。按工期要求,6月15日前必须有2台机组进入调试阶段。
其四,为蓄水后安全度汛作 好充分的准备。
其五,必须完成防洪、发电、通航、泥沙等水库联合调度及单项调度的规程编制工作。
其六,三峡枢纽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水库泥沙监测系统、水情预报系统及地震监测系统在蓄水前全面启动。
2003年4月10日,临时船闸上引航道开始封堵,临时船闸停止运行。从4月10日封堵开始,到6月15日水位上升到135米之前,有67天的断航期,这对川江航运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此,国务院三峡建委会同交通部、铁道部等单位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三峡断航期间的转运问题。断航期间解决客货运输的原则是:客运实行翻坝转运,旅客下船后,在坝区两港间50多公里用车实行翻坝转运;货物则以铁路分流运输为主,翻坝转运为辅,并采取超前、滞后、储备等多种措施解决。对于航运来说,以一时碍航的不利,换来的是长江航运长远的巨大利益。许多长江航运企业利用断航有利时机,扩建港口,打造适应新的航运形势的船队,迎接长江航运更辉煌的未来。
蓄水前,由国务院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在5月下旬进行水库蓄水(135米)验收和船闸试通航验收(合并进行)。这是三峡二期枢纽工程最重要的一次验收。这此验收与此前进行的明渠截流前验收,上、下游基坑进水前验收等中间性验收和局部性验收不同的是:验收报告除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报告外,还增加了环保、档案、工程投资和财务、坝区移民、工程运行管理等专题报告,这次验收将全面反映枢纽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国务院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将对枢纽工程作出总体评价。
库区移民、清库任务艰巨
对于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来说,三峡水库开始初期蓄水,是对10年移民工作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检验。
水库蓄水前,国务院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组成的移民工程验收组将对涉及135米水位的湖北、重庆库区的12个县(区)的库底清理,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城市、县城迁建,集镇迁建,工矿企业迁建,专业项目复建,文物保护,移民迁建区域地质灾害等9大专题进行验收。按验收工作日程安排,2003年1月,库区各县(区)完成移民工程自验工作;2003年3月,湖北省、重庆市完成初验;2003年4月国务院组成的移民工程验收组进行最终验收,为水库蓄水提供必要条件。
必须完成135米水位按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这是水库蓄水的最基本要求。
库底清理作为水库初期蓄水的前提和移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保证枢纽工 程及水库运行安全,防止水质污染、保护库区周围及下游人群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库区人民一年来的艰巨工作,三峡水库二期水位库底清理已进入了收尾阶段,建(构)筑物拆除的绝大部分任务已完成,繁重的卫生清理也基本完成,林木清理正抓紧实施,固体废物清理已接近尾声。
为确保库区蓄水后的水质,还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是蓄水前的当务之急。根据规划,必须在2003年建成的治污项目中,重庆市库区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19个,生活垃圾处理厂5个,分别占开工数的86.3%和38.5%;湖北省库区规划的4个污水处理厂和4个垃圾处理厂也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都必须在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蓄水前建成投产。同时,水库淹没涉及的1599家工矿企业中,对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的搬迁企业必须坚决实行关闭、破产,以确保库区环境质量。
2003年6月1日前还必须完成三峡库岸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截止2002年底,三峡库区规划中的198个崩滑地质灾害防渗工程和81段塌岸防护工程的勘察工作已全部完成,重庆市列入规划的142个崩滑体项目中,已有139个项目完成了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审查、审批,并下达了投资计划,对其中需要工程治理的127个项目,已开工了124个。湖北省列入规划的56个项目中,已开工了53个。
涉及135米水位线以下的地面文物和地下文物必须在蓄水前得到妥善保护。从1997年开始,国家正式启动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5年来,国家共安排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资金3.39亿元,在地下文物方面,已累计完成考古发掘任务69万平方米,占二期移民考古发掘总任务的77%;在地面文物方面,其完成留取资料项目133项,原地保护412项,实施搬迁保护4项,实施建筑拆解27项,另外有972项搬迁保护项目落实了搬迁选址和搬迁规划。
“高峡出平湖”风光无限美
按三峡工程的进度安排,水库蓄水到135米水位后,2台机组即开始设备调试,8月,首批2台机组将投产发电,紧接着,将在10月投产2台机组,2003年将投产4台机组,发电量55亿度。
三峡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改善川江航运条件,使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当坝前水位上升到135米时,长江航运条件将得到基本改善:航道拓宽、水流变缓,宜昌至重庆600多公里江段的100多处碍航险滩将永远消 失,航运成本降低35%左右,三峡江段将变成真正的“黄金水道”,船舶上下水均需在万州过夜的规定成为历史。
水库初期蓄水时,三峡工程防洪效益还没有到充分体现的时期。按照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水位线后,一般情况下一直维持在该水位线上运行,没有防洪调节库容。由于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堰顶高程只有140米,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设计允许的最高水位是139.8米,大约只有20亿立方米的可调节库容,原则上不承担防洪任务。但如果遭遇特大洪水时,根据国家防总的要求,结合水情预报,采用提前下泄流量,降低水位的办法,可以对长江汛情起到缓解作用。到2006年三期大坝建成后,水库可以蓄水到156米水位,水库在135米到156米水位之间运行,可以产生110.8亿防洪调节库容;到2009年汛后库水位可蓄到175米,有221.5亿防洪调节库容,三峡工程的防汛效益将得到充分体现。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将初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三峡原有的壮美秀丽的风光不但不会削减,还将形成更多新的景观,使“三峡热”再度升温。据有关部门统计,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形成峡谷及漂流河段37处、溶洞15个、湖泊11个,岛屿14个,将极大丰富三峡旅游的内容。而三峡沿线的历史人文景观绝大部分依然屹立江岸,丰都鬼城淹没至名山脚下,“鬼门关”以上大部分景观完好无损;忠县石宝寨淹没1.5米,拟建防波堤的保护大门。云阳张飞庙是被淹的唯一古建筑,与秭归屈原祠、瞿塘峡沿岸的摩崖石刻、古栈道、孟良梯粉壁墙以及大宁河岸的大昌古镇一样,都会随原貌原物迁建到距原址不远的江岸,游客依旧能欣赏到这些历史文化遗迹的风采。而对于那些对三峡风光情有独钟的人来说,蓄水前后的对比游更让人领略到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
发布日期:2003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