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宏伟”“壮观”具象化了

发布人:三峡集团用户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1日  浏览量:

  本网讯(但棣瑶)今年这个夏天对于茹柯耶·阿卜力米提老师来说,注定会是难忘的。因为这是她人生第一次走出新疆,还带着自己的40个学生来到千里之外的长江三峡进行研学活动。

  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新疆若羌到长江之滨的湖北宜昌,一路的风景和体验让他们惊叹不已。“这对我来说太震撼了!乘坐电动游轮畅游长江和通过三峡升船机,让我感觉非常幸福!祖国山河的美好和大国重器的宏伟让我充满了自豪感。”她说。

  ▲ “三峡娃娃”乘坐游轮通过升船机

  火热的7月,三峡集团2024年“三峡娃娃行”公益研学活动在老师和学生们的期盼中拉开序幕。第一批来自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近300名学生和随行老师们在宜昌相识,在实地参观、体验式学习和互动交流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友谊。

  ▲ “三峡娃娃”在三峡工程博物馆参观学习

  在参观三峡大坝时,正碰上三峡水库泄洪,奔腾的江水如同一条条巨龙通过大坝飞向下游,水声轰鸣让人不得不抬高说话的声音。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谢合日扎提·买买提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长江母亲河,她和我家乡的河都不一样。三峡工程非常壮观,泄洪的时候下游汹涌澎湃,上游却是一片平静,太神奇了!”

  ▲ “三峡娃娃”在三峡大坝坝顶参观

  ▲ “三峡娃娃”参观三峡电站厂房

  ▲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学生张董手绘三峡电站厂房

  ▲ “三峡娃娃”观看三峡双线五级船闸

  在三峡库区,孩子们走进屈原故里,了解了这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生平,还亲手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乐趣,品尝到了粽子的美味。

  ▲ “三峡娃娃”参观屈原祠

  ▲ “三峡娃娃”在秭归体验包粽子

  在今年6月刚刚开馆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来自重庆市巫山县的李东潮被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真实可感的实物展示深深吸引,他说:“那些简单而温馨的房屋、熟悉的农具,让我体会到了三峡移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然而,为了支持三峡工程建设,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我十分敬佩,也意识到雄伟的三峡工程来之不易。”

  ▲ “三峡娃娃”在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参观

  此外,孩子们还参观了三峡工程博物馆,在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学习了珍稀植物保护的知识,在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近距离观察了国宝中华鲟。

  ▲ “三峡娃娃”近距离观察中华鲟

  ▲ “三峡娃娃”在观察长江珍稀特有植物标本

  晚上,孩子们各自准备歌舞表演节目,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交流汇演。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小伙伴们跳起各地特色舞蹈、唱起家乡歌曲,让汉族姑娘石卓冉印象深刻。她说:“那天晚上,我领略了新疆舞的柔韧之美、藏族舞的自由之美、蒙古族舞的豪迈之美,大家一起跳舞、交朋友、拍照,气氛温馨融洽。我忽然想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就是这种感觉吧!”

  几天前还格外腼腆的几个藏族小学生,在这场联欢会上展现出了自己热情外向的一面。来自西藏自治区丁青县的小学老师贡嘎布说:“有个孩子刚来时不怎么说话,后来告诉我,他交到了来自新疆和内蒙古的好朋友。我觉得孩子们就应该走出去,尤其是参观大国重器,这样的见识对帮助他们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非常有益。”

  ▲ “三峡娃娃”将三峡之行的感受融入诗朗诵表演

  看着开怀欢笑的孩子们,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的小学老师高娜一脸欣慰,她告诉记者,这次的活动让很多孩子在生活自理、知识学习、社会交往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有个孩子一路上特别会照顾人,包括比他还大的。还有一个孩子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完成诗朗诵表演,勇敢突破了自己。”她说,“尤其在近距离参观三峡工程时,课本上讲到的‘宏伟’‘壮观’一下子具象化了,孩子们一瞬间都理解了。”

  ▲ “三峡娃娃”展示书法作品

  茹柯耶·阿卜力米提一路上拍了无数照片和视频,她说她要把这里的历史文化之美和大国重器的震撼带回学校去,鼓舞和激励更多学生,“因为在这里,祖国的强大真的是可以被感受到的。”她说。

  当孩子们一起纵情高唱活动主题曲《种下一个梦》时,绿水青山、巍峨大坝,在这一刻就是他们心中最美丽的图景,此行收获的知识与友情也一定会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开出梦想的花。

  本文摄影:黎明 汤伟 毛翔春 陈旋 陈臣  孙恺 刘艾菁  汤永浩

 

 

 

 

 

 

 

 

 

 

 

 

 

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0435号